3 月 11 日 星期五 晴
14:53还在上综合实训课的我们突然接到辅导员通知全部回到宿舍,紧接着就收到了校团委老师的疫情防控一级备勤呼叫,我明白“战疫”打响了。立刻召集志愿者在老师带领下到岗展开服务,我的第一个岗位就是在食堂一楼提醒同学有序排队指引出入口。这是原先预案里没有的,我们也随机应变,忙而不乱。
19:30接到校团委老师通知“全员核酸检测马上开始,所有志愿者到国旗下集合”。一声令下,我火速飞奔到操场,很快就成为了“核酸检测门神”的第一批志愿者。耐心帮助年长的后勤部职工填写在线文档,刚开始纵使我有三头六臂也抵不住这潮水般的人群。后来一抬头发现身边多了好些“小红帽”,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。夜深了,春天的夜晚还是有些许凉意,连续几个小时的叫喊,也感到疲倦了,今晚注定是一个不眠夜。
3 月 12日 星期六 晴
昨晚核酸检测结束已是凌晨两点半了,我站在操场外望着还在收拾东西的医护人员,泪水打湿了眼眶,“医护人员,你们辛苦了!”
07:40食堂一楼集合,封校后送餐的第一天就这样开始了。后勤保障服务暖人心,面对封校,一日三餐成了后勤的头等大事。全体志愿者咬紧牙关,迎难而上。食堂工作人员和老师在高强度的三餐打包服务上连轴转。我撸起袖子,也成为搬运餐盒的“大力士”。打包、点餐、送餐,我们将打包好的饭菜送到同学们的寝室楼下,送完最后一批午餐已经下午两点了,草草的吃完午饭后就火速赶到操场准备第二轮全员核酸的展开。
3 月 13日 星期天 晴
封校第三天,每日的送餐工作照常开展,只不过今天下午送餐时看到了一群熟悉的身影,那便是我们的老师,平常不苟言笑严肃的实训老师如今倒成了我心中最可爱的人,他们将于明天开始接替我们给宿舍里的同学送餐。
有了昨天的经验,今天送完餐后还能休息一小会儿,不论是席地而坐,还是倒在沙发上休憩片刻,对于精疲力尽的我们来说都已非常难得。各位老师也总是心疼我们,让我们不要硬撑了,多休息一下,可他们自己依旧冲在一线,吼破了嗓子,满脸的疲惫与憔悴。“快去休息吧,在宿舍随时待命!”好的,老师你放心吧,只要需要我,我时刻准者着!
3 月 14日 星期一 晴
这是封校后的第四天却是我在宿舍隔离的第一天,为着老师的一句“随时待命”也不敢熟睡了,早上不断地惊醒查看手机,生怕错过呼叫我的消息。醒来后看到桌上的早餐,我愣了一会儿,想必这一定是老师送过来的,感恩老师的辛苦付出,封校隔离了病毒但隔离不了爱。
下午13:40再次接到任务去维持女生分批洗澡的顺序,瞬间斗志昂扬,快速到岗并且圆满完成任务。其实今日是我的20岁生日,突入其来的疫情与生日撞了个满怀。今年的生日愿望只有:愿疫情早点结束,愿人间皆安,愿所有的美好如约而至。
3 月 15日 星期二 晴
下午,我跟着楼层的核酸队伍排队有序的来到操场,无意间看到挂在空中的月亮,微风徐徐,透过柳树和玉兰去看若隐若现的月亮甚是美丽。我倚在操场的护栏上看着夕阳映照下的操场,比平常更多了分温暖,这是来自医护人员、老师、志愿者的温暖。
我做完核酸后来接替下午辛勤服务的“小红帽”,接过小喇叭不断提醒同学“请注意保持一米安全距离”“同学们请戴好口罩”“请提前打开健康云二维码,手机亮度调亮,小心脚下。”我用一颗跃动着的爱的心,完成爱的传递,将汗水融化成满脸笑容。安全距离可以有,人间温暖不能无。每一声问候与感谢便是对我最大的支持。
3 月 16日 星期三 晴
下午,我们收到学校通知,校园转入准封闭管理,顷刻间,校园里沸腾了,上海本地同学有序的走出校门满怀期待的回家了。封校的这几天我收获了太多太多的爱,感受到了太多太多的温暖,有无数的瞬间让我破防,这一切好像只有用文字记录下来,才能确保在今后的日子里,可以较为完整地回忆今时今日这段经历。
回顾起这些天的志愿工作,虽然隔着口罩,但仍能从大家坚定的眼神中看出青年们在这场战“疫”中的坚毅和执着。我在抗疫一线激扬青春力量,在担当中历练,在奋斗中成长。疫情没有偷走我的青春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。我相信,风雨终会过去,阳光终能到来。希望如约而至的不止春天,还有疫情过后平安的大家。(通讯员 护理208班郑思琪)